人物
时段
朝代
诗文库 正文
湘江过雨卷歌癸未 清 · 钱载
 出处:萚石斋诗集卷第二十六
舒舒素茧四三丈,飒飒秋涛百千干。
迸石缘陂时蘸影,石陂两两湘江岸。
雨叶则坠雨枝同,丛生者丛散生散。
淡浓如出芷兰间,一角天青云破半。
勾馀老拙司空史,辅导皇储内相段。
每因斋宿主其家,遂乞墨君供所玩(勾馀一拙道人史琳画,自跋云:「内相段公好古,余叨陪祀太庙,时主其家。」)
呜呼时方十二年,东殿九岁儒臣宣。
孝宗恭俭宜克继,朱寿之渐何纷然。
双林大伴后藏此,首尾钤印犹红鲜。
金瓯不名在尔汝,玉轸既罢看㛹娟(大方印二:一「司礼太监双林冯保收藏书画」,一「总督东厂兼掌御用监事司礼太监双林冯保图书」。神宗尝赐牙章曰「尔雅盐梅」,曰「汝作舟楫」。保善琴。)
宫门铁牌弗兢守,毒乃数世流中涓
呜呼题句见忠彦资政亦述猗猗篇吴宽傅瀚曾鉴李旻王华张宪李燧张达为之诗,资政大夫太子少保礼部尚书徐琼为之文,谓段中淇澳之义以辅导,则养正而圣功在是。按,吴文定侍武宗东宫,宦竖不欲太子近儒臣,数移事间讲读。公疏言:「太子天下本,应离近习,亲正人。」曾太保武宗初与韩忠定等请诛太监刘瑾等八人。)
华亭县重修学记1236年9月8日 南宋 · 魏了翁
 出处:全宋文卷七一○二、《鹤山先生大全文集》卷四六、《绍熙云间志》续八、康熙《松江府志》卷一九、《江苏金石记》卷一六
华亭县故有宣圣庙,自庆历后郡县皆有学,于是县立学官以附于庙。
绍兴绍熙虽加缮治,又数十年矣。
今令会稽杨君墐始至,戢奸惠柔,剔纷起废。
一年而撙节浮蠹,储米三千石,为平籴仓。
又一年鸠材僝庸,修大成殿,前门后阁,左右二翼,而馆乡贤于夹。
又东甃泮水,建讲堂一,斋庐八,令佐之款谒有次,诸生之公养有廪,通为垣以宫之,翼翼沈沈,邃严靖深。
伻来以图,请记成事。
予惟论学校者未有不伤教法之坏,议科举者未有不叹辞章之靡,经生学士尚论比闾之法、庠塾之教,则悼王制之不可复。
呜呼!
侯封井牧去籍二千年矣,是未可以骤复也。
虽然,治古终不可复与?
曰:不然也。
天命流行,发生万物,虽五行异质,四时异气,而仁义礼知之性、恻隐羞恶辞逊是非之情,则古今同此民也;
父慈子孝,兄友弟恭,夫义妇顺,则古今同此心也。
古之为教,非彊其所无也,亦惟即射乡之会而正齿位,所以养其尊贤敬老之良知;
即岁月之吉而读教法,所以发其尊君亲上之深省。
逮已事而竣也,则反诸闾塾。
所谓家有塾者,合二十五家之子弟于闾门之左右,而父师者为之左右师教之
民生其间,无习而非正人,无行而非正道,无间而非正言,志壹心臧,不见异物而迁,故曰斯民也,三代之所以直道而行也。
自乡治废而民散,朝夕无闾塾之教,岁时无庠序之属,死徙不相知,出入不相友,缓急不相赒,而为民父母者沈于簿书期会之冲,矹矹晨夜,救过不赡。
于是奸胥乱民缘绝为欺,吏以官为市,民以吏为仇,违其常心,以陷于辟。
是虽曰世降俗敝已非一日,独不思古今一宇宙也,而今之民顾不古若,岂诚不古若哉!
而况吴中族姓人物之盛,自东汉以来有闻于时。
魏晋而后,彬彬辈出,左太冲所谓高门鼎贵,魁岸豪杰。
虞、魏之昆,顾、陆之裔,虽通言吴都,而居华亭者为尤著。
盖其地负海枕江,平畴沃野,生民之资用饶衍,得以毕力于所当事。
故士奋于学,民兴于仁,代生人才,以给时须。
陆士衡、士龙以至唐宰相元方、象先、希声,犹曰随世以就功名。
至敬舆,则岿然三代人物也。
涵养作成,此岂一旦之功?
先正朱文公谓三代而下,惟董仲舒、诸葛孔明、陆敬舆俱有王佐气象。
自今观之,其论谏数百,如推诚、散利等疏,无非圣贤之明训;
其所辟邪说如「宁我负人」、「反经合道」,凡后世丧邦之说,一绳以正。
呜呼,斯不亦间世之大儒乎!
乃自近岁,遽以华亭为不易治,令不具官,胥横民肆,簿书漫漶,狱讼繁滋,铨曹注拟,往往有望望然去之者。
吁,何至是哉!
《记》曰「凡释奠者必有合也」,或谓合他国之先贤而祀之。
然则是邦有如宣公,自可为人物之标准。
地灵人杰,千古不磨,作而兴之,则非守令事邪!
唐人诗称宣公为县人而志不书,其何以为行善化俗之助?
杨君建学之初,揭堂曰「明善」,合子思、孟子相传之要指,在诸生发明为己之学,冠佩林立,听者皆竦。
呜呼,千万人之心一也,上以诚感则下以诚应矣。
予既嘉杨君之为,又叹宣公钟美是邦而人未之或知,为表而出之。
其自今父诏师传,斯游斯息,玩圣贤之所学何事,以无忘贤令尹之德,安知如敬舆者不数数遇也!
方春之郡伯维祺括州一年矣颓墙败屋莎草盈庭晏如也相见叙穷状道别情回忆吴门京洛旧游升沉我两人者犹得相遇于青鞋布袜间也奉诗三首以纪一时 其三 清 · 王昙
七言律诗 押支韵 出处:烟霞万古楼诗集卷四
七里山塘鬓未丝,两年京洛故嫌迟。
苏台杨柳金台月,日下文章垓下(每见必诵余都下弃去文字。犹爱余项王墓诗,尊集有和作。)
三拜敢嫌名士礼,一官谁受宰臣(余数次下第,宰辅如朱、彭诸公皆为悼惜,而蒋尚书霁园者,先生尊师也,惜余尤甚。)
寒山好在方干老,况有方干是我师。
澹然居士赵公平仲墓表 南宋 · 杨万里
 出处:全宋文卷五三六五、《诚斋集》卷一二二
悼王之六世有贤孙焉,澹然居士赵平仲其人也。
何贤乎平仲也?
贵而贱,富而贫,才而愚,德而虚也。
曷为贵而贱,富而贫也?
问谁高、曾,则广陵郡安化军节度使也;
问谁祖、父,则金紫、光禄公也。
重王累侯,拖紫鸣玉,而平仲生其家,不曰富且贵乎?
平仲不幸幼丧其所天,又重不幸而火其庐,而平仲短褐脱粟、饮水捽茹以终其身,不曰贵而贱、富而贫乎?
然则平仲名在属籍,而不在官簿乎?
曰:平仲承节郎也。
然则曷为不仕?
无乃匮于所挟、钝于所售乎?
曰:平仲仁孝正廉人也。
平仲年未冠,父疾亟,平仲夜犯涛江,跣走数百里迎医之良者,而拜之如父兄。
及父丧,上无诸父,下无同产兄弟,以只影童子而塴大事,母寡己孤,母耄己稚,乃饘己以饭母,寒己以燠母,劬己以妥母。
母子同命者四十年如一日,是时平仲未命也。
母没乃得官,则泣曰:「君命,其敢不拜?
无母有禄,其忍独食」!
不曰孝乎?
嗜读书,喜赋诗,而不肯一试于有司,有官而终不就一列,不曰廉乎?
外至黄老、星家、医卜、百工之技靡不解,而不惑于巫史浮屠,不曰正乎?
其居豫章进贤,急人之急,忧人之忧,药人之疾,或托之以死,或寄之以孤者累累也,不曰仁乎?
仁孝正廉,是四者有一焉,所挟既充矣,而况四乎?
何匮之有?
然则曷为钝无售也?
曰:非钝也,匿也。
非无售也,不求售也。
曰:才而愚,德而虚,然则历聘辙环非欤?
曰:历聘辙环,何可当也,圣事也。
平仲贤人也,其郑子真、李仲元之徒欤?
虽然,子真、仲元岩下之窭人也,平仲贵介公子也,其于贫贱孰习,孰不习也?
然有不习焉而乐者,有习焉而乐者,二者孰难,孰易也?
使三人者易地而处,当有可小观者。
平仲讳公衡澹然居士其自号也。
卒于庆元二年四月丁卯,年五十有九。
夫人周氏,处士丕远之女,李公择之外孙也。
前卒,年三十有九,与平仲安贫正家,有鸿妻侃母风。
四子:彦演,从政郎常德府司法参军
彦璋文林郎福建路转运司主管帐司
彦法修职郎吉州司户参军
同登淳熙丁未进士第
彦沃,业进士,皆传业有闻。
彦法与予游最故,予尝举其文行之美以自代云。
一女,适傅俦。
孙男四人,皆幼。
考讳绪之,监潭州南岳庙
母夫人张氏,所生母金氏。
越三月,诸孤葬平仲于县南三牛坞。
其日某甲子,其乡归仁,其原麻山,迁周夫人祔焉。
其世次氏名职官之详,大丞相益国周公既铭之,且亟称其信厚温恭如晋宋间人物。
庐陵杨万里复表其墓曰:
蔚麻原之兮,皆是翁之手植。
归仁之泉流兮,有是翁之钓石。
翁不见兮,空山苍而水碧。
孰知翁之不死兮,山水长与之遨嬉。
朝隮霮夫霁晖兮,翁载之以为旂。
宵唳警夫素漙兮,翁策之以为騑。
攀天阙以入月兮,不骑箕尾而骑少微。
子孙来拜翁而安仰兮,盍诹云而咨鹤。
云垂垂而鹤僛僛兮,翁其来归而小泊。
酌桂酒而荐蕙肴兮,必见翁欣然一醉其如昨。
宗室内园使贵州刺史殇子墓记 北宋 · 宋庠
 出处:全宋文卷四三三、《宋元宪集》卷三四
殇子者,宗室内园使贵州刺史承裔、高密郡韩氏之第五子,保平军节度使、郧国公德钧之诸孙、秦悼王之曾孙。
天圣辛未生于宫邸,以景祐甲戌七月丁未卒,年四岁。
初,以贵州之爱,免怀辟咡,就嬉于姆保,故未及赐名。
以皇支之蕃,辩族疏宠次上于官簿,故未之逮禄。
岁在乙亥正月丁酉,举其祔窆于汝州梁县之封兆,从大墓,且吉卜也。
夫承九庙之覆露,宜参麟趾犬牙之杂袭。
苗而不秀,其命矣夫!
表于幽阡,用笃终礼云尔。
谨记。
浣溪沙 其一 悼红二首 现当代 · 寇梦碧
 押东韵
不为寻秋为悼红,西山片石认玲珑。
襟期异代许相通。

十载泪磨脂砚血,一朝春尽楝花
不留胜业厄诗穷。
刘瑾 北宋 · 吕南公
 出处:全宋文卷二三七二、《灌园集》卷一八
刘沛公当国时,进士裴煜以文艺往来门下,公称爱之,使子与之游,友好甚渥。
南省,奏名第一,声誉暴振。
其交益谨,愿为姻家,莫逆也。
公之薨,在修书局,自虑可致富贵,于初心颇怀去就,觉之而未尝问。
仕稍显,而老蹉跎,得扬州,未行而疾病,手书抵,愬穷蹙,以后事为托,且寻昔好,其辞殊哀。
方与客饮,大醉,夜半乃见书,起叹息。
未五鼓而诣欷歔不自胜,曰:「勿疑矣」。
归遣其子往拜,即日成婚。
遂死,为经理其家甚备。
其后淮南转运使郑獬舟过广陵,疾作而殆,使客讽告,愿屈使君一视,我死可以目瞑。
闻之,辍食而往,曰:「必死,念妻息无归,非公孰能抚我」?
以尽力许之。
卒,悉橐买田宅郧溪上,以女妻子,使奉母居焉。
儒者,有雄豪名于天下,士论所畏,而其所以存待危亡乃如此。
议服劄子 宋 · 胡寅
 出处:全宋文卷四一六三、《斐然集》卷一一
臣有孤危之诚,不敢自隐,须至详渎天听。
臣闽人也,闽之俗地狭人稠,计产养子。
臣祖母悯臣之必不生也,委臣父收养之。
臣父其时年二十有五,方事婚娶,岂有无子之虑,而必至收养堂兄已弃之子者?
缘臣祖母知书好善,告戒之切,于是抚怜鞠育,以为元嗣
凡幼时疾病,粥药之勤,长后教训维持之备,义方恩爱,老而弥笃。
最后感疾,付臣主祭。
于臣大恩,本末如此。
而世俗常情,重利轻义,党生忽死,见臣父既没,即谓臣合与伯父追服行心丧。
臣在禫制中尝具申明,乞礼官详定行下。
其状中词指婉白,欲使议者知其攸趋,至今未有与决。
万一此事谬误,非独陷臣于无妄之疾,累先臣立嫡之志,亦有干国家事体。
据礼,为人后者为之子,不得顾其私亲。
圣人以此使天下后世之为人父子者定之法。
人而有二父,是二本也。
二本则兼爱,孟子斥墨氏为禽兽以此。
是故汉宣帝卫太子孙也,为昭帝后,则不敢奉悼王,其礼正于本始之初
英宗皇帝濮安懿王子也,为仁宗皇帝后,则不敢崇濮陵,其礼谨于治平之始。
汉哀帝孔光、傅喜、师丹忠谏,信冷褒、段犹、董宏、朱博邪说,追尊定陶王,至今非之。
士大夫过房子甚众,皆不闻有敢行此者。
姑以近者论之,通经有德如杨时,营私好利如席益,皆为人后,未尝解官持心丧也。
孝子事死如事生,设使所后之父母尚存,而为私亲行此礼,敢乎?
如不敢行于生前,而敢行于死后,是不以死者为有知也,则称子孙奉祭祀出于诚乎?
人而若是,不得单毙其死矣。
虽然,此特论常礼也。
绍兴:「为人后者为其父母降齐衰,不杖期,申心丧三年」。
臣伯父以建炎三年身故,臣父其时方遣臣仕于行朝,而不使臣行降服之常,何也?
其意若曰:臣之过房,异于世俗之过房,事具如前,是不可以常礼处者耳。
然则,如之何而可原?
臣之所以得生,及先臣不使臣行降服之意,权再从伯父与所生父之中行同堂伯父之服,齐衰,不杖期,斯得礼之节矣。
夫义归于一则心无二用,礼重于祖则本立道生,以此为人后,庶乎其可以报再生之恩也。
至于岁时厚致恩纪于先伯父一位,则又有先臣之治命,臣今奉承惟谨。
若或议者以不服心丧三年为臣罪,虽削官永弃,亦所甘心。
臣远守郡章,方乞祠观,无由自诉于旒扆之前。
惟陛下天慈,留神深察,则知臣父所行与臣所执实干国家事体,非独一己之私利害也。
冒渎威严,不胜惶恐。
取进止。
逐路募武勇赴广西效用诏熙宁九年二月庚寅 北宋 · 宋神宗
 出处:全宋文卷二四六九、《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二七三
逐路共募武勇万人赴广西效用,广东五千人,福建二千人,江西三千人。
广东委知广州刘瑾、转运副使许彦先福建内殿承制谢季成江西御前忠佐马步军都军头马昌,昌仍换文思副使
王安石蔽护李定熙宁四年正月 宋 · 林旦
 出处:全宋文卷二○○六、《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二一九
宰相王安石以定素出其门,力为荐引,虽旧恶暴露,犹曲折蔽护,言事者敷陈义理,一不省顾。
淮南转运使刘瑾,定阴相交结,希合附会,故作疑辞,附下罔上,表里欺蔽,致不孝之人擢为君侧。
臣至中书安石谓臣言:「此事自出上意」。
臣闻古之事君者,善则称君。
今众人知仇氏为定母,安石独以为非;
众人知定为不孝,安石独以为可。
乞如两制礼官所议奏治平二年七月 北宋 · 宋敏求
 出处:全宋文卷一一一四、《国朝诸臣奏议》卷八九、《历代名臣奏议》卷二八二
臣等谨按敕文称:《仪礼》「为人后者为其父母报」,《传》曰:「何以期也?
不贰斩也。
何以不贰斩也?
特重于大宗者,降其小宗也。
为人后者孰后?
大宗也。
曷为后大宗
大宗者,尊正统也」。
《疏》曰:「此谓其子后人及来为父母在者,欲其厚于所后,薄于本亲,抑之故次在孙后也」。
《仪礼》谓本亲亦曰父母,盖追本其所自出,若不明言父母,则无辨别,亦无以为言也。
敕又曰:令文与《五服年月敕》皆曰,为人后者为其所后父斩衰三年,为人后者为其父母齐衰期,即出继之子于所生皆称父母。
谨按令文、《五服年月》,皆出于《仪礼》也。
敕又曰:汉宣帝光武皆称其父为皇考。
谨按宣帝武帝之曾孙,嗣昭帝后,实孝昭孙属也,以其父为悼皇考宜也。
光武起于民间,中兴汉祚,而推以世数,上继元帝,固非元帝亲命为子,以南顿君为皇考宜也。
陛下既为仁宗皇帝亲立为子矣,仁宗乃陛下之皇考也。
今若又以皇考之名加于濮安懿王,臣等以为甚非。
礼之不贰斩也,尊无二上之义也。
敕又曰:议称皇伯,于典礼未见明有引据。
臣等谨按出继之君,称本生为皇伯、叔,则前世未闻也。
汉《安纪》载清河王薨,但不名尔,此蔚宗特变常例也,至于袁宏《纪》则亦名之。
安帝即位清河王尚在,当时别无殊礼。
按本朝真宗谓秦王为皇叔,仁宗楚王、昭成太子并为皇伯,是则皇伯、叔之名,在本朝称之久矣,盖遵用旧文,有所自也。
或以谓可加为皇伯父者,谨按《荀子》与《史记》并载周公自称我文王之为子,武王之为弟,成王之为叔父。
《诗·鲁颂》「王曰叔父,建尔元子,俾侯于鲁」,《笺》曰:「叔父,谓周公也。
成王周公曰:『叔父,我立汝首子,使为君于』。
谓欲封伯禽也」。
是诗人追述成王伯禽,时周公尚在,故称叔父者,是生称之辞,既没则未有称为叔父者。
又经书称伯父、叔父,同姓之臣也。
前代帝王,多不通亲属冠于爵位之上。
西晋则封皇从伯父望为义阳王,皇叔父干为平原王,亦生之称。
又或谓皇伯考者,谨按父与考存殁之称,考者成也,言其德行之成,祖与考有君德而成之也。
晋武帝景帝明皇中宗,本朝真宗太祖皆曰皇伯考,是兴王业、履尊位,乃可称伯考也。
又或谓可依汉宣帝故事称「亲史皇孙」,如淳曰:「亲,谓父也」。
谨按《礼》大传曰:亲者,属也。
《王制》注曰:周制,太祖文王武王二祧与亲庙四,是自始祖至父皆称亲。
汉宣昭帝孙属,乃得以悼皇考为亲,与上皇考义同。
盖亲者,父也,皇考也,不可以称也。
臣等谓今来褒崇濮安懿王,宜如两制礼官所议,以示万世至公之法。
皇侄银青光禄大夫检校国子祭酒行右清道率府率御史大夫轻车都尉墓志铭嘉祐五年十月 北宋 · 刘敞
 出处:全宋文卷一二九六、《公是集》卷五二
君讳克协,曾祖曰廷美秦悼王
祖曰德雍,广陵康简王
父曰承睦,处州观察使
陇西郡董氏。
生十馀岁,方有诏赐以名,补右班殿直
已而以殿直秩卑,改太子右监门率府副率,久之迁右清道率府率
故事,宗室无吏职,其迁无常期,朝廷有大礼,辄推恩进阶策勋。
凡三加恩,得银青光禄大夫检校国子祭酒、兼御史大夫轻车都尉
年二十七,庆历八年七月辛丑以疾卒。
其为人内和外顺,宗室佳子弟也。
弈棋学书,人亦颇称其能。
娶李氏,礼部侍郎应机之孙。
子叔颐,为右监门率府率
嘉祐五年十月汝州梁县悼王之茔内,于君之卒,凡十有三年云。
铭曰:
族食世降,疏戚有伦。
振振公路,并受渥恩。
其恩如何,结绶乘轩。
修涂未半,天夺之年。
輀车还葬,祔祖以孙。
尚有馀庆,幸其后昆。
皇侄玄孙故太子右内率府副率季培石记嘉祐四年十月 北宋 · 刘敞
 出处:全宋文卷一二九七、《公是集》卷五四
皇侄玄孙季培,其先出秦悼王
曾祖曰克己,右千牛卫大将军
祖曰叔韶,右屯卫大将军贺州刺史
父检之,右千牛卫将军
检之于悼王,五世矣。
季培之生,以嘉祐四年三月
其世次,上从祖兄弟曾孙之子也,最远。
生月馀即赐名,授太子右内率府副率,阶、勋、兼官、检校皆如故事,所以优宗室长子,异其礼。
其年十月八日夭死,厝延祥院。
明年十月日葬汝州梁县,有诏刻石识其竁云。
谨记。
陈州观察使赵公墓志铭 北宋 · 郑獬
 出处:全宋文卷一四八二、《郧溪集》卷二一
公讳克辟,字辨道宣祖皇帝之四世孙。
曾祖讳廷美,是为秦悼王
悼王生德彝,是为颍川郡
颍川生承锡,今为雄州防禦使,即公之父也。
公生于富贵家,恂恂乐善,未尝以财为侈,亦可尚也已。
累迁左武卫大将军建州刺史
嘉祐八年八月某日以疾卒,享年二十八。
皇帝为之不视朝,诏赠陈州观察使淮阳侯。
夫人陈氏,陈留县,先公而亡。
一女尚幼。
其年十月某日,从葬于汝州汝阴县某原秦悼王之茔次。
铭曰:
淮阳维肤,维履不污。
宜老于纨襦,黎颜而居。
厥室惟虚,一女芚如。
福不渐世,公乎已乎。
守关忠节卷 明 · 唐胄
 押词韵第七部
正德丁丑武宗欲微行宣大,巡居庸关御史张钦三疏谏止,及驾至昌平,命千户闫 音盐,姓也 岳宣守关官,闭不纳(明陈是集《溟南诗选》卷一“闭”字后多一“关”字。 ),奉敕印持刀誓死。岳回报,遂旋銮。
御史不贵铁为冠,所贵七窍心孔丹。
闭关手持三寸铁(手持,明陈是集《溟南诗选》卷一作“持刃”。 ),誓死不纳披忠肝(此句明陈是集《溟南诗选》卷一作“植重王度千金钧磐”。 )
精诚感激动天听(此句明陈是集《溟南诗选》卷一作“精诚销金词泣鬼”。 ),六龙倏忽旋回銮(旋,明陈是集《溟南诗选》卷一作“轻”。 )
舍生臣节不足异,回天力大惊天颜(大、颜,明陈是集《溟南诗选》卷一作“重”、“宽”。 )
追思十六年来事(追思,明陈是集《溟南诗选》卷一作“因嗟”。 ),转危原未易为安(此句明陈是集《溟南诗选》卷一作“圣性本与黄虞班”。 )
几事破犁谁小犊(初谋除刘瑾八党事。),失身何惜天几翻。
披肝泣血非无士,百川既决难回澜。
东都再见申屠蟠(蟠,明陈是集《溟南诗选》卷一作“氏”。),皇朝屹屹居庸关
运河汴河事奏熙宁八年十二月 北宋 · 侯叔献
 出处:全宋文卷一○四九、《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二七一、《宋史》卷九三《河渠志》三
刘瑾相度淮南合兴修水利仅十万馀顷,皆并运河
乞候开运河毕工,以水利司钱募民并运军、监军修筑圩垾。
又昨疏浚汴河,自南京泗州一概疏深三尺至五尺,惟虹县以东有礓石三十馀里,疏浚不行。
乞以安抚司赈济米募民开修。
职官表联句乾隆癸卯 清 · 弘历
七言排律 押阳韵 出处:御制诗四集卷九十三
王建国综六典以正万民咨汝亮功抚五辰而凝庶绩越二十二朝之损益遐哉鸟火云龙溯三百六十之源流备矣工虞礼乐昨者书成秘阁因四库以考职官今当庆洽初韶宴重华而赓喜起自汉沿秦制更张三统规模宋仿唐阶参错六朝置元兴草创略踵金明季沦胥渐渝洪永惟治人斯有治法而守道不如守官我国家祗叙天工肇脩人纪龙兴缔造首详三院之名虎旅奋扬爰八旗之号定鼎而折衷百代因时有增设之员敕几而澄叙九流接觐无贷权之事以至祗膺列爵札萨克世奉屏藩底定新疆卫拉特势联武成文守大法小廉品秩所以釐然班联于斯肃矣乃欲循名而责实必先援古以證今申命儒臣博徵往迹立表而体兼乎志榷商迁固之遗文纬史而义准诸经斟酌虞周之旧典旁行直上勤乙览以披函列署分曹励寅清而示鉴四千载目张纲举遍揽前闻廿八人环转珠联合形新咏庶几歌风解阜我君臣相悦以同声更期思日赞襄尔寮采协恭以将事
股肱元首勖明良,表撰职官敕慎详乾隆庚子九月谕四库馆臣以国家设官分职制度详备不殊周官其间因革损益名异实同今之某官即前代某官又或古有今无古无今有允宜勒定成书因命将本朝文武内外官职阶级与历代沿袭异同之处详稽博考纂成职官表录入四库全书刊布颁行以昭中外一统古今美备之盛)
亲族犹先重尧典(宗人府即历代之宗正寺掌皇族属籍以时脩辑令左玉牒辨序昭穆爵禄均其惠养教令焉设官有宗右宗正左右宗人府丞右理事等官分掌其事乾隆戊戌年谕复睿亲王多尔衮等封号追谥袭封配享太庙壬寅九月谕将宗室王公子弟均照蒙古王公台吉塔布囊等子嗣之例思给官顶其馀閒散一概给予四品顶戴并于今岁新正赐宴乾清宫锡赉有差展亲睦族以昭渥典)。(御制),肆筵具迩迈姬章。
纶言直下中书省,阿柄宁移政事堂内阁职司票本大学士以下有学士侍读学士侍读典籍中书等官自明太祖丞相大学士专司票拟不过如知制诰翰林其后职任渐崇阁权遂重伏读乎官圣谕事权轻重原视乎人主之委任而不系职之崇卑我朝乾纲独揽官府肃清阁臣惟知恪奉官常威柄不移洵从古所未有也)
六典总持归简要(臣阿桂三铨成法协平康六部尚书侍郎以下有郎中员外郎主事笔帖式司务等官吏部主铨叙升降凡职官有缺依例铨选候引见钦定其大缺开列请旨尽除明代廷推之弊至内外各官议处降革均按例题奏请旨遵行)
度支计裕用恒节,蠲赈恩频富倍藏户部平准出纳以均邦赋出入有经我部朝宫府岁支撙节帑藏充盈乾隆初年库存银三千万两今且几八千万两并无加增赋税且蒙恩普免天下地丁钱粮三次蠲免漕粮二次其馀赈贷不下万万而团用饶裕实史册所未觏云)
府库籍收山积广(臣三宝,泉源义取水流长(三库主财用出入掌国朝皆专派亲信大臣之宝泉宝源二钱局主鼓铸户工二部右侍郎掌之其三库司官及钱局监督由各衙门保送引见恭候用简)
时哉损益皇为极,懋尔寅清国有庆(礼部掌五礼凡祭祀燕飨朝会诸大典皆掌之本朝制度修明汉唐为详备其职尤重裁国家庆典频蕃隆仪备举无一不仰禀之治睿准今酌古繁简得中洵足昭郅隆)
依律夔韶谐搏拊(乐部即周官大司乐之职我更皇上审音合律订正乐章制镈钟特磬釐定乐舞之制悉归雅正臣嵇璜,占风象译会梯航(会同四译馆乾隆年间改𨽻礼部以司员鸿胪少卿领其事盖如周官象胥掌客之职)
中枢莫赞星钤密,右选欣增岁禄穰明代兵部中枢机宜进退悉以委之事多掣肘我朝命将征行皆仰禀功赫濯睿略兵部惟掌兵数及武选之事武良由措置得宜也迩年复奉各省恩旨添给武职养廉将原扣名粮改补实缺共添兵六万六千馀名棋布星罗营制益昭整肃)
止辟祥刑恤圜土刑部综司邦禁内外问刑衙门一切谳断皆核覆集题奏务期平允秋谳大典集九卿会议届期复大学士廷臣会同刑部承旨训详审再三宽严协中其缓决人犯间三四年复蒙德实恩命减等发落矜慎之心好生之为超轶前古臣福隆安御制),好生大德体穹苍。
共工熙绩一人足,掌土居民九牧倡(今之工部掌营造修防兼有前代都水监将作大匠之二职至内外𦂳要工程如坛庙城垣等工百务具举均派亲信大臣督办物给价工给直并无丝毫派累且穷民得以工代赈无不踊跃子来)
典属今繁苏武职,理藩全统卫拉(平声)(我萨朝威德远被蒙古王公扎克等及新疆卫拉特回部均𨽻理藩院岁时朝觐内入宿卫扈从行围与内地臣仆无异是理藩院职任虽亦如周礼之大小行人汉之典属国而内外联属统驭之制远胜前代所设堂司各员亦与六部相等)
剔除秕政清乌府,采听刍言简皂囊都察院本前代御史台以察覈官常整饬纲纪为职我朝庶政肃清凡言官不奏事紏弹片言可采者无不立予准行科道等敢挟私树党互相攻讦前代积习为之一清)
给事旧仍常侍(六科给事中古门下省明代自为一署本朝雍正初改𨽻都察院体统益昭严肃臣和珅,警巡分𨽻太平坊五城御史如唐左右街使司坊官如汉之长安雒阳部尉也)
封投阁秘惩关白,缄进邮遄核贴黄通政使司掌进各省省题本如汉之公车令宋之银台司各题疏由驿赍到封送内阁皆有定期按期查核无敢如前代之稽延抑滞高下其手者)
谳集三司平庶狱(臣永贵,品侪九寺肃群纲大理寺本出前代廷尉职在平反与刑部都察院称三法司)
祠官董领归宗伯殷礼精虔饬奉常太常寺掌典守祭祀所坛壝少卿寺庙读祝赞社以岁时序其设卿丞礼诸官例以礼部满尚书领之如周官宗伯典礼之制我皇上精禋专恪恭遇郊执庙大典躬亲将事备极诚敬凡駮奔事无不仰瞻睟穆益凛度恭)
禋恪豆笾供庙壝(臣梁国治,地严弓剑备丞郎(各祀丞诸坛各祀员庙设尉及祠祭署奉陵寝自总理事务大臣以下有掌关防官及礼部内务府工部诸员以虔奉明禋恪供洒扫)
词曹华选飏鸾藻,吉士英培翙凤冈翰林院典为国史图籍制诰文章自古称清华选我皇上亲幸翰林院养乐御制诗章臣荣恩加宴赉并增葺庶常馆教育尤极儒遇至经筵讲官及每科教习庶吉士均由翰林院奏请简充)
儤直螭坳垂笔橐(古左日讲官如唐侍讲宋说书日侍起居注官右史凡恭遇大典分直以翰林官兼充保臣德),新衔芸馆检缇缃(文渊阁于乾隆丙申肇建藏弆四库全书设领阁事提举阁事直阁校理检阅等官以大学士以下馆阁诸臣充之规制周详名实益为相副)
居今亦备参(入)(出)列,鉴古惟怀郑重方詹事在历代俱为宫官元史鄂勒哲署詹事长入参谋议出掌环卫云云至我朝惟存为翰林升转之阶盖自古书生拘迂之见动以建储为国本其实皆自为日后身家之计无裨国是试观汉唐建储如汉武帝唐太宗之英明犹有戾太子及承乾之变其他难以遍举诚以立储之后宵小乘间伺隙酿为乱阶其弊有不可胜言者我国家三朝嗣服均未明言册立而宫府肃清中外晏如储之皇祖时理密亲王之事仰烦筹知圣虑亦可知建断不可行也朕于此往复熟之甚审我子孙当敬凛此训奉为万年法守也)
光禄减明十之九(御制)太官视汉半而强明代各省额解光禄寺银米甚多令中官提督寺事片纸传取如数供亿莫知真伪嘉靖以后岁用逾四十万厨役至四千馀名糜费无节诸弊丛生我朝自康熙年间定制钱粮皆归户部光禄以时支取历加撙节今每岁祇支银二万两月要其数以奏较之明代经费尚不及十分之一所设有卿少卿丞簿等官别以大臣领之非若汉时光禄勋兼为宿卫之长以故官不冗而事易集品式有定出入有经信足永昭俭德云)
牧坰秋狝骊黄比,跸路天行幄幔张太仆寺张家口外左右翼牧埸均齐赏罚之政乃诸收埸之一也凡扈从卿及少卿网奏请一人随等一跸豫备幔城城驼蛓櫜驼切事宜)
帝泽巽申崇赤县(臣曹秀先,农祥吉亥捧青箱顺天府即历代京尹近年凡特命大臣兼管以重其职耕耤率僚属从耕襄事)
胪音传陛鸣鞭应,傧赞催班佩玉锵鸿胪寺木出汉大鸿胪其所掌引相朝仪与汉谒者台唐宋閤门宣赞相近)
宵雅肄官优廪饩(臣周煌大昕鼓众幸胶庠(图子监为成均重地屡蒙兴所圣驾临雍释奠圜桥观听者无不感激奋属满蒙古算学助教等官分掌教士优给膏火廪饩肄业期满分别录用规制最为周备)
算精勾股弧三角,术验欧罗斗六匡(钦天监兼有周太史冯相保章三职汉以来为太史令专主算术天文蕴本朝时宪兼用西洋算法御制数理精钦定仪象考成万年书恊纪辨方等书天体地平诸仪推算精密考㩀详审法实可垂永久)
悬肘底须求大药(臣刘墉,折肱应许遇长桑(周有医师秦汉有太医令太医监分属于少府太常今则自为一署置院使院判率其属以供医事焉)
重臣参筦釐供簿,尚御钩嵇撤侍珰(周官玉府内府等职统之冢宰汉以来有少府殿中监皆掌乘舆服御诸物自宋以后其职渐移于奄宧至明而流弊益甚国初罢十三监特置内务府分设七司以经理大内府诸政其总管无定员以王公及满洲文武臣为之盖即周官统于冢宰之意而规制尤为详备云)
皂服雄姿逢伯(臣王杰,仆缘精义析蒙庄(上驷院掌马匹驼只以供卿用当即国语所谓王马如汉之太厩未央家马诸令丞唐之左右仗飞龙使尚乘等官凡遇时巡于御马内简其尤良者以从又每岁秋狝行围预于春月驱马至喀喇河养备用向曾有诗于卿郎职司调习御马诸法胪举详赅昨岁山庄有上驷诗辨及庄子仆缘词义详见按语)
上林兼饬农蚕务,内府分司苑囿场奉宸苑掌苑囿政职任亦如周官之掌舍掌次汉之水衡都尉上林丞之类其所属有田场溉水四千畦供上方玉粒凡京城内外河道桥闸均由苑经理董率蓄泄又织染局供织绢匹所司农蚕水利衣食之原非仅古之林丞比也)
劼毖戎装卿武备(御制),简储御械卫龙骧武备院掌供矢櫜御用武备凡修整御幄帐殿甲胄弓鞬枪力成造皆其职掌如汉尚方考工诸令之职)
舳舻漕转来通潞,秷秸陈因实大仓(仓场驻劄通州专管天下漕运输纳神仓实汉以来大司农之职国家慎重天庾设蒲汉侍郎总督其事承以坐粮厅监督等官岁派御史巡查间复差大臣稽核诸务釐剔漕政肃清)
五部分曹员略具(臣刘墉,二京建尹秩相当(为盛京陪都重地综以五部侍郎董以京尹颇准掌神京之视制而吏部则专统于京师学政则兼于府丞明代留京官制尤为斟酌尽善)
义符集赛排辰直,辖总勾陈列曜芒(以国初以八旗将士平定海内选备随侍宿卫统领侍卫内大臣以先后宸御左右翊卫轮直领宫禁职最亲近若周官之宫正宫伯光禄勋三署唐之十六卫元之四集赛诸职)
立仗瑶阊开詄荡(臣阿肃,鸣銮葩瑵导飞翔銮仪卫若围巾车大驭汉奉车都尉之职我朝设满汉銮仪使冠军使云麾使治仪正整仪尉等官统以掌卫事内大臣一人职任尤重)
专旗统率连参佐,偏甲骁腾别正镶(善国家神武开基建旗辨色法良制居则卫环周防出则折冲禦侮每旗设都统一员副都统二员所属有参领佐领骁骑校等官我皇上教养八旗恩意周渥所由磐石黄安臂指相使诚超越百代垂治万年者矣)
两翼启行先甲毕(臣董诰,前茅选劲耀戈铓前锋统领掌督率前锋警跸宿卫几行幸则于御营外安设卡伦左右翼统领各一人或以王大臣兼领盖如前代卫尉御营使之职所属有参领卫校长等官以时训练定其黜陟营制最为详善)
紫垣铃柝周庐禁,黄褶櫜鞬宿禦防护军统领掌卫督率謢军宿诸门掌其禁令亦前代卫尉之职每旗统领一人督率训谏以时考验所属有参领护军校等官凡专司行在宿卫扈营守跸以参领营总掌之网城堆铺顿卫诸政尤为整肃)
重钥九门枢特绾步军统领提督京营掌管门禁巡捕郊畿盖兼有前代司𨽻校尉城门校尉执金吾之职蒙国家整饬网维委任尤重惟亲信重臣得简授臣福长安五营万旅备毋忘(步军向设巡捕三营上年增为五营添设兵四千馀名所属文职有员外郎主事司务笔帖式等官武职有八旂翼尉协尉城门领副尉军尉等官五营各分设副将参将游击守备外委把总各官并募民充当番捕人役以伺察旗民法制益为周备)
习勤火器河称玉(火器营掌教演火器之政令以时训练乾隆三十八年移建西顶后之玉河岸边别为一营以去城市远俾得专心讲习其演放进步连环鎗法有童而习之者技艺精熟为前代所无),登练云梯山号香(健锐营习云梯马步射鸟鎗水战驾船驶风之技乾隆十四年香山实胜寺傍列营聚处随时教演从前平定西陲及两金川屡经调派出征最为勇敢均著劳绩)
御苑八旗惟守卫雍正元年圆明园八旗护军营掌圆明园翊卫之政令周围驻劄守卫以时训练然不派兵随围)。(御制),猎围三面讵披猖(三旗虎枪管总统一人总领六人每旗虎枪二百人恭遇圣驾时巡佩虎枪于侍卫前导若人名行围遇大兽则列枪从之凡杀虎以首先刺虎奏闻)
畴咨慎简封圻寄,控制雄膺节钺总督统辖文武其职如魏晋大都督随唐之大行台巡国家慎重封圻例加兵部尚书右都御史衔提督皆受其节制所辖两省惟直𨽻四川总督兼巡抚事牍皇上整饬吏治督抚大吏简用尤慎各省奏每至即蒙制久批答并谕廷寄谕旨随事训示伏读御任诗诫谆详盖重其职任而尤严其考核云)
七省调供资发运(臣曹文埴,五年轮免缓输将漕运总督专司七省漕务所辖各省粮道及漕标将备卫所各官体制优隆不仅如前代水陆发运使之职我方歉皇上惠恺覃敷普免天下漕粮二次问遇一收每截漕以济他省并每岁分漕命巡漕御史稽查催督务肃清经理实为尽善)
闸排济兖疏宣畅,坝屹淮徐启闭臧河道总督二员分司南河东河运道堤防诸政盖即前代河堤使者之职而委任过之亲加皇上轸念河防凡五次所属南巡阅视指授修防宣泄各事宜道员谙习河务者每邀选恩破格简署总督盖重其也)
开府望联卿士月(臣达椿中丞衔带内台巡抚综理通省文武刑名钱谷诸政其名起于唐高宗特遣大臣分道巡抚盖即古监长连帅之任我朝委任特隆例加兵部侍郎右副都御史衔职任与总督相守)
承宣德意风行草,屏翰方隅荫在棠布政使掌各直省财赋出纳其职与宋诸道转运使提举司为近凡属员升调督题补皆掌之有事例得专摺奏闻虽统于抚实为方面大员领袖
律准平反亲蔀屋(臣钱载,臬陈钦慎达岩廊按察使为刑名总汇宋之诸道提刑是也凡属员紏劾革审皆掌之其职级次于布政使而体制则同)
会垣驻为监司重,列郡巡看直指襄粮储法兵备河库茶马屯田及守巡道各司其职以佐藩臬而布其教令盖即前代所谓监司也我皇上慎简人材凡道员奏署两司者得具摺奏事藉以观其才识亦重其倚任也)
守出一麾称自宋知府督率所属课农砺风俗平狱讼各有同知通判等官以佐之皇上澄叙官方尤牧守膺特命书知府以上名于简任即蒙召对御屏凡知府初训诲周详知府亲临属县贤否易知故重其选臣庄存与御制),制沿独奏溯诸唐(直𨽻州之职略如知府于州县中记名特简考渤海国铜□三州为独奏州不𨽻于府犹今直𨽻州也)
州云牧以幅员广,县曰令同师率蘉知州知县各治其土田户口赋税词讼佐以丞簿等官国家首重亲民牧令凡知州知县由部选者均带领引见职任繁简量缺酌调其由大计卓异及稍有劳绩奉旨引见者每予记名擢用)
佐贰孰无长民责(各省司府首领等官各司职业分任差委其才具出众著有勤劳者每蒙恩破格超擢亦任官惟材之意),杂流亦取众才量(州县杂职吏目史驿丞巡检等官外又有闸官仓库税课大使或司一事或任差委他若各府州僧录道录等司及阴阳官医官等亦抡选劄充俾各率其徒以备一职)
白山黑水留都壮,豳邑丰原宝运昌(官盛京顺治初即以内大臣总管统辖两翼兵后吉林黑龙江各置将军副都统等分地镇守大陪京重寄屏翰攸隆非亲信臣莫克膺斯任也)
江左专辕及闽粤(臣纪昀荆南巨阃逮秦凉江宁福州广州荆州西安宁夏各设驻防将军一员副都统一二员所属有协领参领佐领城守尉防守尉防禦等官统率满兵各资保障)
军台控驭柔藩部,佛藏绥怀护法王(遐国家盛德远被荒绝徼咸置官镇守如喀尔喀军营乌里雅苏台库伦西宁等处事设定边左副将军参赞大臣驻劄大臣等员董其西藏亦绥示命大臣驻守用以控驭抚无外之盛执)
二万里胥环户闼(臣汪廷玙,十千耦遍辟亭障(我西域皇上圣武远扬平定拓地二万馀里其准回二部各设官置吏自伊犁将军乌鲁木齐都统以下或以大臣或侍卫官员轮番莅治视汉之都护校尉规模益宏远矣)
腹边抡将声联络,水陆蒐兵阵颉颃提督总统绿旗明号令阅军实以整饬营伍其山东山西河南江西等省以巡抚兼之)
总镇指麾趋列弁(臣金士松,协戎训练励同裳总兵统辖镇标有专阃之寄副将分统协标咸率其属而训练之陆路水师各资表率遇有缺出请旨简放以重职守)
递分勇爵援枹振,并奋偏裨拔戟趪参将游击都司守备千总把总各按营汛分防水陆互应形势相资视前代规制更为周密都司守备以上由督抚预保注册兵部照例拟升其参游等官多蒙也记名简用慎重营伍立法详善)
藻泮莪阿文治盛(臣陆费墀松州榆塞教思彰学政掌各省学校之政率教授学正教谕训导等训迪诸生元提举学校之职国初设立各省学道雍正年间改为京差迩年于镇西府承德府各建考棚设学额乡试另编字号取中以彰文教之盛)
固称煮海佐国计,应念朘膏致政伤盐政巡盐御史浙江山西广东福建等省皆督抚兼摄长芦两淮多以内务府司员选充所属有盐运使运同运判大使之属)
惕鉴前明司内监江宁苏州杭州织造各一人以内务府司员选用所属有司库库使笔帖式等官各司本职不得预干地方事前明内监滋扰之弊为之肃清)。(御制),织文异昔贡维扬(三处织造尚衣回部御用及赏赉绮帛并新疆交易绸缎皆发辨帑造)
货通山泽兼防宄,税薄关津总惠商(我朝各省关税轻减多交将军督抚委大员监收张家口等处用各部保送司员龙江许墅南壮新关交织造兼管淮关粤海关之弊简用京员尽洗前明阉寺司权)
十四等封繁玉牒(臣陆锡熊,二旬岁袭普银潢(凡宗室封爵和硕亲王世子多罗郡王长子多罗贝勒固山贝子镇国公辅国公不入八分镇国公不入八分辅国公镇国将军辅国将军奉国将军奉恩将军共十四等其子俱以次降袭惟功封亲王郡王之子仍其父爵又亲王将军除承袭父爵外其馀应授封者俟年及二十试马步射分别给予封爵恩意备极周详
前勋世赏延殊渥,后嗣家传保令望(公侯伯子轻车都尉俱分三等又骑都尉云骑尉承袭次数均有差其授爵在顺治九年诏前恩诏前及承恩公均世袭罔替又得封袭罔替诏后复以军功加封至一等男以上亦世其因阵亡授爵袭次已完复蒙皇上特恩仍令世袭恩骑尉洵极酬庸渥典)
八命上公承礼器(臣倪承宽五经博士奉萧芗(国家重道隆儒超轶往代我皇上释奠临雍展谒阙里礼意有加定制二先师孔子后裔衍圣公外有博士学正学录共人孔颜曾孟四氏有教授学录各一人周公以下后裔受博士者二十五人又孔庙执事官三品至九品四十一人优礼圣贤后裔备至)
宠加保傅宁轻授,力效涓埃愧久扬(保傅加衔前代为公孤之职本朝慎重名器不以轻授至宫衔之设以昭殊荣优眷惟一二品大臣钦奉特恩者得邀其扬历中外宣力勤劳者身后亦多蒙加赏)
鸿诰叨荣阶秩秩(臣童凤三),龙章锡类语煌煌(文职自光禄大夫登仕佐郎凡十八阶武职自荣禄大夫至奋武郎凡十三阶皆明备诰敕所授即唐宋之文武散官而立制更为恭遇国家庆典锡类推恩其曾祖父母以下皆视本任阶衔封赠有差凡诰敕制词皆掌于内阁
铁牌训勒严阍禁,金镜明操戒灶炀(周官以阁人寺人内竖属之冢宰圣人立制用意深远自汉置中常侍唐置内侍省厚加爵禄驯致乱阶明代设立司礼太监假以秉笔之权太阿倒授凌轹政府王振汪直曹吉祥刘瑾魏忠贤辈流弊接踵遂以亡明我世祖章皇帝定鼎以来力惫前鉴于顺治十二年犯法干命立铁牌严切勒谕裁定内监员数但有政窃权纳贿嘱记内外衙门交结满汉官员越分奏事及言官员贤否者立寘重典伏读圣训凛然永昭炯戒所置宫殿总管首领诸职赏给顶戴不过至四品而止但执门禁洒扫之役而皆统于内务府与周官之法实相吻合綦严我皇上祗奉前累朝奉守禁制谟防微杜渐曩于洵足御制全韵诗内谆谆垂训昭万年家法也)
长史徵名循护从(臣王懿修,具寮执事效趋跄(亲郡王以下置长史散骑郎卫典仪等官有差盖即前代所称国官也)
旧新札萨官鱼贯,内外回番职雁行蒙古部落内属者设官每旗札萨克一人以汗王贝勒贝子台吉等为之所属都统副都统参领佐领骁骑校等官回部久经内属者一如蒙古设札萨克其馀各回城皆设伯克其秩以三品至七品为差皆即以其部人为之至直省土官文则有土通判知州知县州判巡检知事等官武则有指挥使宣慰使安抚使宣抚使土守备千户百户千总把总等官并许其承袭罔不震詟奉化恪守约束近年平定两金川将军携带各土司分年入觐与朝正外藩及年班回部等同与朝贺宴赉俾见我国家中外一家云)
抚此群臣赞予治,一心惟励敬无遑(职官表古无成缅兹因办理四库全书俾馆臣等综核考镜自经史及说部博采旁稽上下四千馀年因沿改革一览瞭然内外大小臣工思日赞襄予治其共凛然于天禄天职之艰庶几靖共尔位无负敬事后食之谊)。(御制)
论画绝句二十六首 其五 清 · 宋荦
七言绝句 押庚韵 出处:西陂类稿卷十三
宣和供奉王希孟,天子亲传笔法精。
进得一图身便死,空教肠断太师希孟天姿高妙得徽宗秘传经年作设色山水一卷进御未几死年二十馀其遗迹祇此耳徽宗以赐蔡京跋云希孟亲得上笔法故其画之佳如此天下事岂不在乎上之作之哉今希孟已死上以兹卷赐太师臣京展阅深为悼惜云)
修实录欧阳修 宋 · 叶涛
 出处:全宋文卷二二七六
字永叔唐太子率更令询之后。
询裔孙万,为吉州安福,其子孙因家焉,至父观始徙居永丰
四岁而孤,母郑氏力教以读书为文。
及冠,举进士,翕然有声,补西京留守推官,召试学士院,迁镇南军节度掌书记馆阁校勘
范仲淹以陈时政得失不顾避,忤宰相意,贬知饶州,论救者甚众,而谏官高若讷独含胡不言。
以书质责若讷,至以为不知人间有羞耻事,若讷大愤,连其书以闻,坐贬峡州夷陵
光化军乾德,改武成军节度判官,迁太子中允馆阁校勘,预《崇文总目》。
书成,改集贤校理知太常礼院,出通判滑州
庆历初吕夷简以老病在相位,主断既久,天下事积成抏弊,不思所以振治,而最后元昊盗边陕右,师老兵顿,天子忧之,未知所出。
一日夷简罢相,夏竦枢密使,既除复罢,而更用杜衍
范仲淹、富弼、韩琦同时擢执政,收揽一时名士,增谏官员,而首在选中,擢太常丞知谏院
极力左右时事,屡请召对,执政责以时所可为,于是仁宗天章阁,给二府笔札,令具所以施行条上。
其后下诏劝农桑,兴学校,于侥倖多所裁革,修之发明居多。
是时执政素所厚善,而所言事一意径行,略不以形迹嫌疑顾避,亦卒无怀利附会之实;
天下之士知其立朝有本末,质行正直,颇推许之。
于是小人自此侧目,而党人之论作矣。
初,石介作《庆历圣德诗》,言进贤退奸之不易,其指以美杜衍等进而见黜也。
既怀不满,因与其党造为「党论」,目仲淹、衍及修为党人。
乃上《朋党论》,其大略言:「小人无朋,惟君子则有之,如《书》曰:『受有臣亿万,惟亿万心;
周有臣三千,惟一心』。
亿万人各异心,可谓无朋矣,而用以亡;
武王之臣三千人,可谓大朋矣,而周用以兴。
盖君子之朋虽多而不厌故也」。
俄擢同修起居注,阅月,拜右正言知制诰
于是为「党论」者恶,擿语其情状,至使内侍蓝元震密上疏言:「范仲淹、欧阳修、尹洙、余靖,前日蔡襄谓之『四贤』。
斥去未几,复还京师,『四贤』得时,遂引蔡襄以为同列,以国家爵禄为私惠,胶固朋党,苟以报谢当时歌咏之德。
今一人私党止作十数,合五、六人,门下党与已无虑五、六十人。
使此五、六十人递相提挈,不过三、二年,布满要路,则误朝迷国,谁敢有言?
挟恨报雠,何施不可?
九重至深,万机至重,何由察知」?
仁宗终不之信也。
会被旨使河东河东自陕西兵兴,刍粮久不继,言者屡请废麟州
请移兵就食滨河诸堡,使缓急不失应援,平时可省馈运,麟州以故不废。
又建言:「忻、代州岢岚火山军故时并边皆民田,潘美患虏入寇,乃使民内徙,空其地,号禁地,自后虏人岁盗耕不已。
请益募民赋田入租,岁可得谷数百万斛给边,仍计顷出丁为兵。
不者,他日尽为虏所有矣」。
朝廷从之。
保州兵叛,出修为龙图阁直学士河北都转运使仁宗面谕曰:「勿为久居计,有事第言之」。
对以:「谏官乃得风闻。
今在外,使事有指,越职罪也」。
仁宗曰:「事苟宜闻,岂可以中外为辞耶」?
尝上疏言:「今杜衍、韩琦、范仲淹、富弼相继罢去,天下皆知其有可用之贤,而不闻其有可罢之罪。
自古小人败事,其说不远。
欲广陷良善,不过指为朋党,欲动摇大臣,必须诬以专权者,盖去一善人而众善人尚在,则未为小人之利,欲尽去之,则善人少过,难以一一求瑕,唯是指以为朋,则可一时尽逐。
至如自古大臣已被主知而蒙信任,则难以他事动摇,惟有专权是上之所恶,方可倾之。
夫正士在朝,群邪所忌;
谋臣不用,敌国之福。
今此四人一旦罢去,而使群邪相贺于内,四夷相贺于外,此臣所以为陛下惜之也」。
于是为「党论」者愈益忌之。
初,妹适张龟正。
龟正卒,无子,而有女。
女实前妻所生,甫四岁,以无所归,其母携养于外氏。
及笄,以嫁族兄之子晟。
会张氏在晟所,与奴奸,事下开封狱。
狱吏因附致其言,以及,诏以户部判官苏安世内侍王昭明杂治之,卒无状,乃坐用张氏奁中物置田,立欧阳氏券,左迁知制诰、知滁州
久之,迁起居舍人、知扬州,徙颍州,复龙图阁直学士、知应天府
以母忧去。
既免丧,入见,仁宗恻然怪发白,问在外几年,今年几何,恩意甚至,命判流内铨
小人恐复用,乃伪为奏,乞汰内侍挟威令为奸利者。
宦者人人忿怨,杨永德者阴以言中,出知同州
外议不平,仁宗复悟,留刊修《唐书》,为翰林学士,加史馆修撰勾当三班院,改侍读学士、知蔡州
未行,复为翰林学士判太常寺
文士以磔裂怪僻相尚,文体大坏。
及是,知贡举,深革其弊,前在高第者尽黜之,务求平淡典要。
士人初怨怒骂讥,已而文格卒变。
右谏议大夫判尚书礼部,又判秘阁秘书省,加兼侍读,辞不受。
同修玉牒,兼龙图阁学士权知开封府,以给事中罢,同提举司库务,改群牧使
《唐书》成,拜礼部侍郎,为枢密副使
尝因水灾,凡再上疏,请立皇子,言甚激切。
未几,参知政事,与韩琦等协定大议,立英宗
已而英宗力辞宗正之命,进曰:「宗室不领职事,今忽有此除,天下皆知陛下将以为嗣也,则不若遂正其名。
宗正诰敕付閤门,故得不受。
若立为皇子,则止降一诏书,大事定矣,不可辞也」。
仁宗以为然,遂下诏。
英宗以疾未亲政事,慈圣光献太后垂帘,二三大臣主国论。
每帘前奏事,或执政聚议,事有未可,未尝不抗是非力争。
台谏官政事堂论事,事虽非己出,同列未及启口而直前折其短,以至士大夫建明利害及所祈请,前此执政多媕阿不明白是非,至必一二数之,曰某事可行,某事不可行,用是怨诽者益多。
英宗尝面称曰:「性直,不避众怨」。
亦尝称诵故相王曾之言曰:「恩欲归己,怨使谁当」?
及上即位,御史蒋之奇帷箔事,事连其长子妇吴氏。
杜门请付有司案治。
先是,妻之从弟薛宗孺坐举官被劾,内冀会赦免,而乃言不可以臣故徼幸,乞特不原,以故宗孺坐免官,而怨切齿。
因构为无根之言,苟欲以污辱
刘瑾亦素仇家,乃腾其谤以语中丞彭思永思永间以语之奇
之奇始以私议濮王事与合,而特荐为御史,时方患众论指目为奸邪,及得此,因亟持以自解。
于是诏诘语所从来,之奇得之思永,思永以与同乡里,且相习熟,故力抵以为风闻。
天子为其辞穷,降思永黄州之奇道州酒,遣中使手诏慰安
遂称疾,力乞解机务。
观文殿学士刑部尚书亳州,时修年六十,乃连六表乞致仕,不从。
兵部尚书,知青州,以擅止散青苗钱,诏特放罪。
检校太保宣徽南院使,判太原府,三辞不受。
徙知蔡州,以老病乞骸骨,章数上,乃为观文殿学士太子少师致仕。
卒,年六十六,赠太子太师
太常谥曰「文」,常秩曰:「修有定策之功,请加以忠」。
谥曰「文忠」。
初,英宗即位,按祖宗故事,追赠宗室尊属,至濮安懿王中书以本朝未有故事,请付有司详议。
英宗谦恭重其事,诏须大祥后议之。
后乃诏礼官待制以上详议,而有司以为王当称伯,改封大国
朝廷以典礼未正,再下尚书省集议,而皇太后手书以议事诘责执政,于是手诏权罢议,令有司博求典故以闻。
御史吕诲等弹奏首开邪议,琦、公亮、槩附会不正,请如有司所议。
论本生之亲改称皇伯,历考前世皆无典据,进封大国则又礼无加爵之道。
已而皇太后出手书曰:「濮安懿王及谯国太夫人王氏、襄国太夫人韩氏、仙游县君任氏,可令皇帝称亲」。
仍尊濮安懿王为皇,三夫人并称后。
是日手诏,欲遵太后手书称亲,而不敢当追崇之典,范纯仁、傅尧俞、赵瞻、赵鼎论列不已。
英宗执政如何,对曰:「御史以为理难并立。
若以臣等有罪,即留御史
若无罪,则惟圣旨是听」。
英宗犹豫良久,乃令出御史
其后著《濮议》,引《丧服记》曰:「为人后者为其父母报,报者齐衰期也,谓之降服。
亲不可降,降者降其外物尔,丧服是也。
其必降者,示有所屈也。
以其承大宗之重,尊祖而为之屈尔,屈于此以伸于彼也。
生莫重于父母,而为之屈者,以见承大宗者亦重也。
此以义制者也。
父子之道,天性也,临之以大义,有可以降其外物,而本之于至仁,则不可绝其天性。
绝人道而灭天理,此不仁者之或不为也。
故圣人制服为降,三年为期,而不没其父母之名,以见服可降而名不可没也。
此以仁存心者也」。
又曰:「今议者欲以为人后之故,使一旦反视父母若未尝生我者,其绝之已甚矣。
使其真绝之欤?
是非人情也。
迫于义而伪绝之欤?
是仁义者教人为伪者也」。
所议大略如此。
国朝接唐、五代末流,文章专以声病对偶为工,剽剥故事,雕刻破碎,甚者若俳优之辞。
杨亿、刘筠辈,其学博矣,然其文亦不能自拔于流俗,反吹波扬澜,助其气势,一时慕效,谓其文为昆体,时韩愈文,人尚未知读也。
始年十五、六,于邻家壁角破簏中得本学之,后独能摆弃时俗故步,与司马迁、贾谊、扬雄、刘向、班固、韩愈、柳宗元争驰逐侵,寻乎其相及矣。
是时尹洙亦以古文倡率学者,然材下,人莫之与。
修文一出,天下士皆向慕为之,唯恐不及,一时文字大变从古,庶几乎西汉之盛者,由发之。
然至论《易》则以《系辞》非孔子之言,论《周礼》则疑非周公所作,是以君子之爱其文者,犹叹息于斯焉。
修性刚直,处善恶黑白分明,于当路有权势者虽知其设机阱见待,必直前触发之不顾。
其放逐流离,至数年者屡矣,而复振起志气,故自若也。
虽以文雄一时,然无忌前好胜之气,喜推毂贤士而身下之,一时闻人多出其门。
嘉祐间,朝廷进人之路狭,建言以馆阁多蓄人材。
后诏韩琦、曾公亮各举六人欧阳修、赵槩各五人,一时得士为多。
集三代以来金石,刻为一千卷,颇是正󸈠谬。
所著《易童子问》三卷,《诗本义》十四卷,《居士集》五十卷,内外制、奏议、四六集又四十馀卷。
子发、奕、棐、辩。
按:《欧阳文忠公集》附录卷三,四部丛刊初编本。
为粤人马武颂戏题美人宝剑图丙午 清末民国初 · 易顺鼎
 押词韵第三部 出处:琴志楼诗集卷十四
千古美人之确评,不外珠光与剑气。
剑气更比珠光难,苏诗所谓刚健含婀娜,端庄杂流丽。
薛烛风胡铸始成,张华雷焕知非易。
得剑气者已非常,得剑术者尤绝世。
我闻生须杀始成,又闻阳须阴始济。
美人与剑皆纯阴,真水真金鍊成器。
猿女以之教越王,素女以之教黄帝
夫椒槜李由此报,版泉涿鹿由此废。
隐娘聂政本弟兄,红拂红线原姊妹。
一十八岁好年纪,一十八般好武艺。
口中吐出一白虹,胯下骑来一黑卫。
试看眼中秋水即剑神,莫道脸上桃花无剑意。
美人又与今世异,从来不入天足会。
莲钩三寸正与三尺吴钩同,杀人何止千万计。
我今开一简明表,欲请美人及锋试。
一曰桀纣与幽厉。
一曰莽卓与操懿。
一曰骢勒安史巢温辈。
一曰刘豫张邦昌秦桧
一曰王振刘瑾严嵩仇鸾与客魏。
一日闯献吴三桂
以及世间诸不义。
以及世间沙叱利。
尽取无情人之血,以偿有情人之泪。
试听美人肝胆如花红有声,已知奸雄头颅如瓜绿无蒂。
然后洗剑于沧溟之水,倚剑于崆峒之山,藏剑于若耶之溪与虎邱之地。
白云乡温柔乡,我与美人从此逝。
我后又先美人死。
美人万岁。
皇帝万岁。
国民万岁。